找到相关内容3234篇,用时3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昆士兰大学教授就佛教与环保对中天寺觉善法师采访

    ,引用佛陀于《》、《弥陀》、及律藏中之圣言量作解说。并引用《佛教对环保问题之看法》一书中,佛教不只是讲生态环保,更进一步解说心灵环保,以达到人类和大自然和谐才能生存。   Sylie表示,...

    佚名

    |采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14183525990.html
  • 关于法显从斯里兰卡带回的几种佛经

    四十卷(已入《律录》)  《僧祇比丘戒本》一卷(今阙)  《杂阿毘昙心》十三卷(今阙)  《杂藏经》一卷  《綖经》(梵文,未译出)  《长》(梵文,未译)  《杂阿》(梵文,未译)  《... 《长》  《杂阿》  《弥沙塞律》  《杂藏经》[3]  根据僧祐的纪录,在僧祐的当时,《长》、《杂阿》和《弥沙塞律》都没有译出,《杂藏经》一卷则已经译出。  以下依次讨论这四部...

    王邦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64354623.html
  • 问:什么是迦叶佛?

    迦叶佛是过去七佛中的第六尊佛,现在贤劫千佛中的第三尊佛,又译作迦叶波佛、迦摄波佛、迦摄佛,意译为隐光佛,出世于释迦牟尼佛之前,相传为释迦牟尼佛的因地本师。 据《长》卷一《大本》所记载,此佛于贤劫中出世,当时人寿为两万岁。迦叶佛属于婆罗门种姓,姓为迦叶。父名为梵德,母名为财主,子名为集军。当时的国王名为汲毗,国王所统治的王城为波罗奈。 迦叶佛在尼拘类树下成佛,一会说法有弟子两万人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494177442.html
  • 问:佛教对人做梦是怎样解释的?

    》中把梦分为四种:一类是“日有所做,夜有所思”的梦,这类梦是虚幻的,它的活动是在意识的层面上;二类是宿世梦,人物场景及内容于现实中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,这类梦归结于阿赖耶识,即潜意识深处的一种梦;三类是感通梦,由于对某种事物的信仰,对某种工作专注地投入,在梦中会获得灵感,这类梦发生在末那识;四类是因病所得梦,要得病或生病快要好了时会做一些梦,比如梦见自己会飞翔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1177546.html
  • 信心道念的退失与升进

      信心,就是对佛法僧三宝的敬信和依法依律趣向涅槃解脱的决定见;道念,就是依法依律平等行持、坚定地走向解脱彼岸的决心。道念以信心为基础。《》中常提到四不坏信,即欢喜信佛、欢喜信法、欢喜信僧、信...?关于信心道念的退失与升进,汉译《》中多有记载。  决定信解  初发道心的人,因为没有长久的修行体证,往往于佛法生起简易、浅显之想。纵然一部分是因为初发心的猛利与胜进,但主要的还是因为对佛陀甚深...

    释恒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1539819.html
  • 初期佛教史的如实清理

    ,而是深思慎取,体现了该书的独创与新意。例如,关于“四谛”中的“苦谛”,我国佛教流行的“八苦”是《中》的说法:“云何苦圣谛?所谓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怨憎恚苦、恩爱别苦、所求不得苦。略五盛阴苦。”但是《赠一·等趣四谛品》作:“云何为苦谛?所谓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忧悲恼苦、怨憎恚苦、恩爱别苦、所求不得苦。取要言之,五盛阴苦。”两种说法的差别是,《赠一》在“死苦”之后多一个“...

    张诒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50869952.html
  • 论集句

    布施奉献 利乐众生  ·心常喜惠施,功德具足成,在众无疑难,亦复无所畏,智者当惠施,初无变悔心,在三十三天,玉女而围绕。   ·施为后世粮,要至究竟处,善神常将护,亦复致欢喜。   ——《增一》卷二四《善聚品》  ·当知布施之时.恒怀欢悦,身意牢固,诸善功德皆悉具足;得三昧意亦不错乱,如实而知之。……当求方便随时惠施,若欲得声闻道、辟支佛道、佛道,皆悉如意。   ——《增一》卷二四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2339530.html
  •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

    及“苦”  第四节 “因缘和合”和基本元素论:“蕴、处、界”  第五节 佛教的宗教观和价值观:“业报”与“涅槃”  第六节 通向涅槃之路:修道与道果  第七节 结语  第二章 论《》——早期经典汇编  第一节 《》总论  第二节 《杂阿》的法相释义和基本教理  第三节 《中》中的诸弟子和佛教走向社会  第四节 《增一》佛教内外发展的历史图景  第五节 《长》关于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11269280.html
  • 佛教的兴起及其思想

    的佛弟子说,“汝等勿忧,世尊灭度,我得自在。彼者常言:应当行是,不应行是,自今已后,随我所为”后,感到“怅然不悦”(长游行,大正1.28下)。或许是因为这件事,让大迦叶感受到,必要将佛陀平日的...、未曾有法(这是以佛、法、僧三宝的奇异事迹,为题材的)等,称之为“九分教”的,集成四部,也就是四部或四尼柯耶。由于后来僧团分裂,各部派都留有这四部的记载,所以推断:这是僧团未分裂前,所共同拥有...

    庄春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4352431.html
  • 《增壹阿》学记序

       释迦如来教下比丘能海自识于五台山清凉桥吉祥律院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六一年十二十九辛丑冬月十二日     编者按:《》是早期佛教基本经典的汇集,主要内容为四谛、八正道、十二因缘、五蕴、四禅、生死轮回等根本乘佛教基本教义。我国汉地佛教,历代多尚大乘,故对属于根本乘的《》较少研究。海公上师在初学佛时,也"不识《》大教无上无容,未肯虚心学习"。但自从到西藏学...

    能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347173.html